農藥銷售商不懂藥理亂推薦 致使葡萄藥農損失近數十萬
撰稿:李金霞
今年4月份,托克遜縣伊拉湖鎮安西村村民申某為防治葡萄房枯病,到吐魯番某經銷店購買了兩瓶“氟環唑”,噴施兩次后葡萄出現了干枯、凹凸等現象,并大量脫落,造成嚴重損失。申某為了維護自身利益,特委托新疆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農林牧司法鑒定中心對10畝大棚葡萄產生藥害的原因及造成的損失進行司法鑒定。
新疆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農林牧司法鑒定中心接受委托后,于5月5日指派鑒定人員蔡志昌、趙桂榮二人組成鑒定組,在當事人申某、吐魯番經銷商雷某、陜西某公司芮某的共同參與下;在托克遜縣農業執法大隊負責人夏某、托克遜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熱某的共同見證下,對涉案地點進行了現場勘驗及調查。
“我第一次噴藥時間為4月3日,當時葡萄粒有黃豆大小,為幼果期;氟環唑稀釋倍數為5000倍(經銷商請示公司后確定的濃度為3000-5000倍),同時還混合了其它藥劑和肥料,其中500公斤水兌腐霉利4袋(80克)、硝酸鉀600克、鈣肥400克。噴施8天后又進行了第二次噴施,第二次沒有混合腐霉利,其它與第一次相同,第二次噴施后5天左右,出現了藥害癥狀?!鄙昴痴f。
涉案葡萄為大棚栽培,據鑒定人員測算葡萄種植總面積為9.88畝。葡萄品種為“火焰無核”,每棚種植一溝葡萄,平均株距70厘米,每株葡萄留3-4條主蔓,主蔓分別伸往南北方向。該大棚葡萄每畝施基肥(煮熟的黃豆)200公斤,幼果期基本都噴兩遍氟環唑農藥,極少部分由于噴第一遍藥時正處于開花期,所以只噴一遍藥。其中145號棚有20%(0.25畝)噴一遍藥,138號棚有40%(0.3畝)噴一遍藥。
“葡萄受害癥狀普遍表現為果粒小,干枯,大量脫落,部分果粒呈凹陷狀,總體看已沒有商品價值。與申某葡萄大棚緊挨的是劉某的葡萄大棚,劉某的葡萄品種也是火焰無核,栽培管理與申某的相同,只是沒有噴施氟環唑,葡萄生長正常,無任何受害癥狀?!辈讨静f。
據了解,氟環唑是一種新型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,能使植物的莖、葉吸收并向上傳導,對由擔子菌引起的小麥銹病有效。本案中30%氟環唑懸浮劑登記作物是小麥,防治對象是銹病,農藥銷售商沒有按照標簽上標注的防治小麥銹病介紹該藥劑,擅自擴大使用范圍和防治對象推銷給葡萄種植戶,使種植戶造成了較大經濟損失。
經上網查詢,氟環唑在葡萄上使用出現藥害的情況較多,江蘇輝豐12.5%氟環唑在山東蓬萊市徐家集鎮寶石葡萄區出現大面積藥害,受害面積達到1000畝。葡萄葉片被打掉,如綠豆粒,黃豆粒大小葡萄落粒嚴重,有的甚至絕產。
2011年6月份,山東煙臺使用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農藥氟環唑,使用后出現燒葡萄現象,這個村里和周邊村共有198戶種植葡萄的果農都因此遭受了重大損失,800多畝地,損失大約495萬。
2013年,云南省某縣葡萄園姓王的農戶向該縣農資公司農藥服務部購買了12.5%氟環唑懸浮劑農藥,在其葡萄園施用該農藥6天后,園內葡萄出現燒葉現象,并影響了果穗果粒生長。
為此蔡志昌、趙桂榮兩位建議,丙環唑、氟環唑及其它三唑類農藥在葡萄花期、幼果期禁止使用,丙環唑、氟環唑等藥劑只能在葡萄硬核后使用,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濃度。
火焰無核大棚葡萄一般畝產量在1000-2000公斤之間(平均1500公斤),涉案葡萄大部分噴兩遍藥,噴藥面積為9.33畝,這部分已經沒有任何商品價值,少部分噴一遍藥,噴藥面積為0.55畝,經測算這部分損失約為30%。當地火焰無核葡萄批發價平均每公斤為20元,申某種植的9.88畝大棚葡萄受到損害的原因是超范圍使用30%氟環唑產生藥害所致,由此造成的損失為284850元。
專家點評:
本案使用的30%氟環唑農藥,登記作物黑小麥,防治對象是銹病,在葡萄上使用屬超范圍使用,使用前必須小面積試用,確認不產生要害,才能大范圍推廣。
來自: 新疆農林牧司法鑒定中心 責任編輯: 李金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