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溫度升高,病蟲害越來越多,打藥也越來越頻繁,有些農藥雖然效果很好,但如果掌握不好劑量,就如同“毒藥”,造成藥害,影響收成甚至造成作物死亡。
貴州省的胡某種植了270畝苦丁茶樹,但是今年發現茶樹大面積死亡,為查明原因,胡某找到了新疆臻冠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申請農業技術鑒定。
該公司接受委托后,于3月29日指派鑒定人員蔡志昌(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)、趙桂榮(高級農藝師)二人組成鑒定組,對涉案樹木的種植現場進行勘驗和調查:對死亡苦丁茶樹進行隨機多點抽樣調查,共調查10個樣點,樣點內死亡最多的達39株,死亡最低的僅2株。去掉兩個極值,剩余樣點經統計平均每畝死亡51棵。
據當事人介紹,對茶樹最后一次噴施農藥的用藥及用量是“共用老草藥1400包(指“2甲˙草甘膦+專用助劑”),農達30瓶(通用名稱草甘膦)。按原告承包的270畝地計算:1400袋(包)÷270畝=5.185袋/畝,即用藥量為:5.185袋×40克/袋=207.4克/畝。”鑒定人員根據胡某提供的農藥外包裝袋顯示,用藥量為80-120克/畝。
高級農藝師趙桂榮表示“顯然,茶樹畝用藥量遠遠大于標簽標注的用藥量。依據上述藥劑的滅生性,噴到之處其地面植物會干枯死亡。加之噴施藥量過大,噴霧時若噴施或飄移到樹木上,會導致樹木受到藥害,嚴重株便會干枯死亡。故涉案地上的樹木死亡與噴施上述藥劑存在因果關系。”
高級農藝師趙桂榮提醒種植戶:做到準確核定施藥面積才能正確的量取農藥的用量,根據植保技術人員或農藥標簽推薦的農藥使用劑量的推薦,計算施藥液量和用藥量,切不可根據自己經驗或者不按標簽胡亂用藥,否則造成巨大經濟損失。